top of page
4T7A1957.jpg

ISO 永續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聯合國永續高峰會在2015年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廣泛獲得各國接受,從政府到企業同樣關注SDGs,力求永續理念落實生活中。和平島地質公園於2020年10月榮獲英國國家標準機構(BSI)頒發「ISO 20121永續活動管理系統」認證,成為亞洲第一取得認證的國家級旅遊景點,在永續與遊憩間取得平衡,並於2023年8月成功續證,持續推動永續旅遊、散播土地的美好故事。

ISO永續認證.png

ISO 20121 永續性活動管理

對環境生態、社區和當地經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小,活動事件仍能獲得同樣的成果——儘量擴大正面影響並留下引以為傲的成績。ISO 20121是受到2012年倫敦奧運的啟發,它是以BS 8901為基礎,發佈時恰好可以提供奧運會舉辦使用,就永續性活動管理而言,那是一場引人矚目的成功賽事。

  • 確認活動事件策劃與執行的改善之道 

  • 達到最佳實務層級的效率和績效 

  • 為工作人員、承包商和供應商定義角色與責任

  • 藉由更佳的能源與垃圾管理來降低成本 

​閱讀更多

核心理念.png

​核心理念

大部分的基隆人對於和平島地質公園的印象都停留在過去老舊的地方公園,曾經有一段時間開放烤肉、戲水,當時經營的團隊並不將這裡認定為國際級的景點,但當初在規劃時,就認為這裡的地質景觀及觀光資源相當的豐富。因而一開始在規劃期間就將此地區的定位為「國際永續旅遊島」。

ESG.png

永續發展

環境(Environment):考量企業針對環境保護之落實執行狀況,包括產品、材料、製程、節能與廢棄物處理等。

社會(Social):考量企業之勞工權益、人權、社會服務投入與社會貢獻等項目,或產品攸關社會安全、效率提升與各產業之領導企業。

經濟永續(Government):考量企業之誠信經營、法規遵循、資訊透明、董監獨立、CSR報告制定等項目。

​期望能成為更永續的和平島公園
 

和平島地質公園依永續發展原則及ISO 20121活動永續性管理系統要求,並遵守公平參與、誠信原則、透明公開與永續管理責任。

 

  1. 遵守永續相關法令及地質公園願景。

  2. 建立並實施場域的永續目標,應用PDCA模式持續改善,提升永續績效。

  3. 制定符合永續性場域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並落實執行。

  4. 訓練工作人員,鼓勵供應商與協力業者提升永續性活動的認知與承擔永續發展的責任。

  5. 積極向利害關係人溝通與宣傳本公司的永續發展理念。

  6. 以地方發展脈絡為根基,結合地理與歷史人文特色,推動地方產業以創造深耕機會。

  7. 以美學翻轉傳統景點,並將設計思維導入跨域整合。

為使和平島地質公園能成為臺灣永續場域的標竿,且整個場域都能朝向永續發展與創造價值,將在企劃、管理、設計服務的過程中,遵循以下永續原則:
 

  1. 秉持永續經營管理的理念

  2. 安全安心,落實場域社會責任

  3. 維護場域工作人員、旅客,與一同落實永續的供應商之合理權益

  4. 不斷創新,共同推動當地社區之社會與經濟發展

​永續發展原則

依循ISO20121國際標準「永續發展」精神,係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界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本活動將運用最大資源進行旅遊活動永續性管理作業,以促進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正面影響,並提升本場域的永續發展成效。


執行過程最重要的活動永續發展原則為:
 

  1. 公平參與:鑑別包括本公司員工、政府機構、客戶、旅客、供應商、社群、當地社區、景點所在地等活動的所有利害關係人,確保其具有充分溝通與咨詢的管道、尊重其參與場域活動的權利並提供必要的服務。

  2. 誠信原則:要求本公司的工作人員,除了遵守包含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健康、人權保障、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智慧財產、消費者保護、個人隱私與其它適用的法規及要求外;更以專業、無偏見且誠信的態度,遵循地質公園願景,進行活動管理與運作。

  3. 透明公開:確保各利害關係人可取得活動執行的相關訊息,包含聘僱人員的工作規範、供應商的承諾書、與會或關心人員對本活動的公開資訊需求等,而任何變更的資訊也都可被及時告知與取得。

  4. 管理責任:採取訓練與宣導方式,確保本公司工作人員與供應商認知場域永續的責任,包含規劃階段採取預防措施以減免對環境與當地文化衝擊等議題的影響、應用管制流程對場域活動執行期間必定產生衝擊的議題進行合法且有效的管理、鼓勵並影響永續供應鏈的建立。

  5. 地方美學:確保遊客在參觀時的服務感受,維持園區活動美感,透過設計傳達在地文化及環境之美學。

​永續發展價值

本公園將對永續場域的生命週期,進行永續發展有關議題的鑑別後,制訂永續發展政策並加以管理,以提升下列永續發展價值的績效:
 

  1. 推廣永續場域觀念;

  2. 支持當地採購、優先選擇具當地自然、文化特色之產品或服務;

  3. 支持當地社區之社會與經濟發展,打造特色商品;

  4. 盡力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

  5. 支持環境友善採購,優先選擇符合永續標準的供應商、產品或服務;

  6. 重視活動過程的安全衛生與健康;

  7. 推動地方美學的價值;

  8. 實踐地質公園願景,積極推動環境教育;

 

本公園將對各活動鑑別永續性績效指標並設定目標,且進行永續發展管理系統與活動策劃整合,確保能夠鑑別並有效地管理永續發展的議題,從而滿足本公園的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夥伴

友種.png
慢島旅.png
沐澧.png
2023TIT標章.png
零廢棄概念無包裝商店

零廢棄概念​
無包裝商店

以沐浴鹽、洗髮餅取代傳統沐浴用品,減少海洋垃圾,成立特色選物店「島嶼物舍」集合在地藝術家與臺灣各地永續品牌的創作。

​永續發展原則

依循ISO20121國際標準「永續發展」精神,
係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界滿足其需要的發展」,
本活動將運用最大資源進行旅遊活動永續性管理作業,
以促進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正面影響,並提升本場域的永續發展成效。


執行過程最重要的活動永續發展原則為:
 

  1. 公平參與:鑑別包括本公司員工、政府機構、客戶、旅客、供應商、社群、當地社區、景點所在地等活動的所有利害關係人,確保其具有充分溝通與咨詢的管道、尊重其參與場域活動的權利並提供必要的服務。

  2. 誠信原則:要求本公司的工作人員,除了遵守包含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健康、人權保障、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智慧財產、消費者保護、個人隱私與其它適用的法規及要求外;更以專業、無偏見且誠信的態度,遵循地質公園願景,進行活動管理與運作。

  3. 透明公開:確保各利害關係人可取得活動執行的相關訊息,包含聘僱人員的工作規範、供應商的承諾書、與會或關心人員對本活動的公開資訊需求等,而任何變更的資訊也都可被及時告知與取得。

  4. 管理責任:採取訓練與宣導方式,確保本公司工作人員與供應商認知場域永續的責任,包含規劃階段採取預防措施以減免對環境與當地文化衝擊等議題的影響、應用管制流程對場域活動執行期間必定產生衝擊的議題進行合法且有效的管理、鼓勵並影響永續供應鏈的建立。

  5. 地方美學:確保遊客在參觀時的服務感受,維持園區活動美感,透過設計傳達在地文化及環境之美學。

淨灘

環境面

  • 每年帶領社會大眾至少20場淨灘活動、每場至少20人

  • 每年辦理環境教育活動全年90%採用非一次性餐盒

  • 每年至少節省24,000張感熱紙門票耗費

  • 每年減少35,000個塑膠杯、塑膠吸管使用量

  • 每年循環利用1000個購物袋

  • 每年至少減少200個紙杯使用量

  • 每年循環利用50次手雨傘及100件愛心雨衣

  • 每年舉辦1次延續物命活動

  • 每年減少使用3500個餐盒、餐具

  • 每年配送2次可利用的拾獲物至回收利用單位 

  • 2023年採購環境友善清潔用品達成佔比50%

  • 2023與供應商溝通且實際回收利用紙箱達2間

鳳尾脆梅石花凍

社會面

  • 每月在社群媒體發表3則永續文章、每則觸及3,000人以上

  • 每年辦理一場免費遊程、提供名額當日免費入園

  • 每年協助在地商品重新包裝設計1款商品

  • 每年辦理環境教育達44場、每場20人以上

  • 每年辦理地質公園導覽解說407場

  • 每月在社群媒體發表1則在地及環境教育相關文章、每則觸及1,000人以上

  • 每年辦理1場和平島上的野生動物講座及分享路殺動物處理流程新知

  • 每年辦理1場捐血活動

  • 每年舉辦2場捐贈舊衣物活動(夏冬各一)

  • 每年邀請國際組織共同舉辦1場免費遊程給單親、隔代教養的來賓

  • 2023年公司參與愛心捐贈員工達成佔比20%

IMG_4606.JPG

​經濟面

  • 每年創造地質公園解說員20萬收入

  • 每年打造3款在地特色商品

  • 每年環境教育DIY商品至少創造24,700收入

  • 每年合作關注ESG 5家企業

  • 每年與一間境外企業或組織合作

  • 每年推出至少1款節日特色商品(文化、環境)

  • 每年打造3款在地特色商品

  • 每年在社群媒體發表1則世界節日相關文章、每則觸及1,000人以上

  • 採購時優先挑選基隆在地企業、商家之產品達成佔比70%

  • 園區內餐廳提供素食餐點、推廣低碳飲食,每年販售100份素食餐點

  • 2023年特定保育人員及特定捐款民眾入園人次達100人

bottom of page